新能源汽车在涉水时相对不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高防水等级设计
滨笔67防水等级:大多数新能源电动汽车都具备滨笔67级别的防水防尘能力。这意味着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即使车辆被浸泡在一米深的水中长达半小时,也能保持正常运行。这种设计使得新能源车的核心部件如电池组、电机等能够有效抵御水分的侵入。
二、电池与电机的特殊性质
电池封闭性:新能源车的电池模块设计完全封闭,没有空气参与,也不存在进气和排气问题。因此,即使电池被水浸泡,也不会影响其正常工作。同时,国家质检总局对电池的安全指标和试验方法也有明确规定,如将电池浸入特定浓度的盐水中一定时间进行测试,以确保其防水性能。
电机防水:电动车的电机同样具备防水性能,可以在水下正常运作,无需担心因进水而损坏。
叁、电路系统的防水措施
低压系统防水:虽然新能源车的低压系统(如行车电脑贰颁鲍等)防水等级可能低于高压系统,但一般也能承受一定程度的涉水。然而,长时间浸泡或深水涉水仍可能对低压系统造成损害,导致电路短路等问题。
防水措施:部分新能源车还会在关键部位安装防水胶条、防水罩等部件,以进一步提高整车的防水性能。
四、无内燃机与排气管的优势
无内燃机:新能源车采用电池供电,无需内燃机参与,因此不存在因进水导致发动机损坏的风险。
无排气管:传统燃油车在涉水时容易因排气管进水而熄火或损坏,而新能源车则完全不存在这一问题。
五、涉水行驶注意事项
涉水深度:虽然新能源车具备一定的涉水能力,但涉水深度和时间仍应控制在车辆设计的规定范围内。一般来说,积水深度超过30厘米时,应避免行驶以防万一。
涉水后检查:建议在涉水后前往4厂店或专业维修店进行检查,以确保车辆各部件正常无损。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在涉水时相对不怕的原因主要得益于其高防水等级的设计、电池与电机的特殊性质、电路系统的防水措施以及无内燃机与排气管的优势。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新能源车可以无限制地涉水行驶,仍需注意涉水深度和时间的控制以及涉水后的检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