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轮胎损伤,哪些情况需要更换? 什么情况下可以继续使用?
无论是新胎还是旧胎,轮胎扎破或磨擦都无所谓。 轮胎是橡胶的,碰到钉子、石头等硬物肯定会疼。 轮胎损伤一般分为叁种情况,胎侧被磨掉或刮伤,胎侧被挤压,轮胎被扎破。 首先,怎么判断一块被磨掉或者刮花了还能不能用? 要看里面的线有没有漏水,如果漏水最好不要用。 即使帘线没有断掉,如果没有外层橡胶的保护,使用寿命也会大大降低,爆胎的风险非常大。 如果没有漏线,它就可以正常工作,所以如果它只是被擦掉一点,就不需要更换。
第二种情况是侧壁被挤压,这种情况通常在侧方停车时容易发生,或者上下路缘也容易挤压到侧壁。 挤压后没有外伤。 能不能用得看有没有鼓包。 如果鼓起来了,自然就不能用了。 有时挤完不会原地鼓起来,过一会就鼓起来了。 所以即使当时很好,以后还是要定期检查一下被挤压的轮胎是否有鼓包,以防万一。 有时轮胎会在剧烈撞击后鼓起。 例如,过减速带时如果没有减速,撞击后绳索就会断掉。 所以,如果你曾经有过减速带没有减速的情况,你也要多注意一下轮胎的鼓包。
第叁种情况是轮胎爆胎。 大多数穿孔都在正面。 修复后即可正常使用。 不需要去4S店。 路边的任何一家轮胎修理店都可以。 如果是侧面被扎破了,最好不要修补,直接更换即可。 但如果指甲很薄,可以修补。 用那种软贴可以补牢。 修补后在市区内行驶还是可以的,不建议走高速。 一个轮胎最多可以修3次,如果轮胎被扎破了,可以直接更换,而且这3次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 如果第三个穿刺紧挨着第一或第二个穿刺,不建议补上,必须直接更换。
还有一种不太常见的情况,在胎压为零的情况下,继续行驶几公里。 在这种情况下,不要给轮胎充气并继续使用。 在决定是否可以使用之前,必须检查轮胎是否损坏。 如何检查? 从外面看是看不出来的,需要去轮胎店把轮胎从轮毂上拆下来,看看轮胎里面是不是有很多胶粉? 如果有胶粉,则不能使用,必须更换。 这意味着轮胎内壁的橡胶已经脱落。 如果没有胶粉也可以用,但最好放在后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