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巨额补贴下高速增长,代表新能源车发展方向的纯电动车,在过去的一年中消费者选择比率最低。
过去的一年中,供给侧,多家主机厂在不同场合抱怨“贵电”影响了纯电动车盈利;需求侧,消费者同样在用脚投票远离纯电动车。
增速份额双下降
2022年是新能源车格局剧变的一年,笔贬贰痴(插电式混合动力)增速明显超越叠贰痴(纯电动车)。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1~12月新能源车累计销量为649.8万辆,同比增幅96.3%。其中,叠贰痴累计销量为501.6万辆,同比增幅82.5%;笔贬贰痴累计销量为148.2万辆,同比增幅164.0%。
从乘联会的批发数据看,2022年叠贰痴销量占新能源车总量的77.2%,份额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5.8个百分点。
纯电动车的批发销量大幅降速,实际销量同样如此。交强险上险数据显示,2022年1~12月新能源车累计上险量为523.3万辆,同比增幅89.7%。其中,BEV累计上险量为397.4万辆,同比增幅75.3%;PHEV累计上险量为125. 9万辆,同比增幅156.1%。
从上险数据看,2022年叠贰痴上险量占新能源车总量的75.9%,份额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2个百分点。
通过对比发现,尽管2022年新能源车增速惊人,但是乘联会批发销量比实际上险量多出126.5万辆,远高于2021年水平(批发销量比实际上险量多出55.1万辆)。
换言之,2022年新能源车的库存压力在加大。
消费者选择比率最低
2022年汽车行业面临的库存压力有目共睹,但相比之下,纯电动车是最难卖的。
去年12月中旬,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年会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沉进军表示:“2022年可能是进入本世纪以来最难的一年,经销商库存压力也持续增大,有若干品牌的库存量均远远超出了警戒线。”
全年宏观数据印证了沉进军的观点:一方面,2022年乘用车批发销量高增长的同时,实际交付量却在下降。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1~12月乘用车累计销量为2315.5万辆,同比增幅9.8%。然而,交强险上险量显示,2022年1~12月乘用车累计上险量1993.3万辆,同比增幅-2.9%。
另一方面,2022年消费者选择比率(交强险上险量/乘联会批发销量),与上年相比大幅下降。统计显示,2022年乘用车消费者选择比率为82.7%,与2021年(乘用车消费者选择比率94.6%)相比下降了11.9个百分点。
换言之,2021年仅有5%的乘用车未交付到消费者手中,而2022年未交付的乘用车占比飙升至接近20%。
2022年,在汽车需求整体收缩的大环境下,细分市场的消费者选择比率,更能清晰地反应出市场对于不同汽车产物的实际需求。
宏观看,尽管去年新能源车增速远超传统燃油车,但实际市场需求低于燃油车。表现为,2022年传统燃油车消费者选择比率(燃油车上险量/燃油车批发量)为88.2%,高于新能源车消费者选择比率(新能源车上险量/新能源车批发量80.5%)7.7个百分点。
具体看,拖累新能源车消费者选择比率下降的是纯电动车。2022年叠贰痴消费者选择比率(叠贰痴上险量/叠贰痴批发销量)仅为79.2%,远低于笔贬贰痴的消费者选择比率(笔贬贰痴上险量/笔贬贰痴批发销量是84.9%)。
简言之,2022年汽车市场对传统燃油车需求依旧最为旺盛,其次是笔贬贰痴。在所有乘用车中,叠贰痴需求垫底。
2023年能否改观?
2022年,“贵电”严重影响了纯电动车利润,主机厂抱怨为电池厂打工。专家认为,2023年这种局面有望改善。
1月初,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撰文称:“汽车市场的产业链错配波动较大,极度缺货后的供给暴增是必然结果。随着新能源车连续2年多的暴增,碳酸锂等资源价格暴涨带来暴利,随之而来的上游资源和中游电池产业的投资力度很强,必然带来供给的高增长,前期的供需错配带来的高价格将明显回落,有利于新能源车的盈利压力的改善。”
事实上,在购置税减半征收+新能源车补贴双重促进下,2022年乘用车上
险量仍低于2021年水平,反映出汽车需求严重不足。在此情况下,纯电动车的消费者需求比率垫底,其实是受到了多重因素影响。